一、部门简介
传染病预防控制部主要负责全市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登革热、甲型病毒性肝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23种国家法定报告急性传染病和2种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水痘、恙虫病)的监测、预防与控制工作。现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广东省星级青年文明号(四星级),第二十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2018年广州市总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科室内部共设三个工作组,包括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制组、肠道传染病防制组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组,各组分管病种如下:
(一)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制组: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恙虫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基孔肯雅热以及炭疽等。
(二)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组: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SARS、不明原因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
(三)肠道传染病防制组: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二、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制定全市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根据疾病流行态势,编写各类传染病防护指引,指导市民科学预防传染病。
(二)根据传染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传染病常规监测,在疾病流行期或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中开展传染病应急监测,对监测数据和信息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告。
(三)积极组织开展全市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风险评估和现场防控工作,严防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暴发疫情扩散蔓延,降低传染病疫情的发生风险。
(四)组织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实验室监测以及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
(五)建立传染病信息通报机制,监测信息以传染病疫情报表、监测数据报表和疫情简报等形式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学校、海关等部门通报。
(六)负责全市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同时也对学校校医、导游、福利院等重点机团单位传染病工作人员开展防制技术培训工作。
(七)根据疾病流行特征和防制工作需要,开展全市重点或重点关注传染病的专项调查,探明我市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规律,影响因素和传播机制等,为政府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八)开展传染病应用性研究,推广运用科研成果,提高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养。
(九)承担医学院校毕业生实习带教和有关单位进修生带教工作。
联系电话:020-36055821、020-36055836、020-360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