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疟疾疫情显著下降。近年来基本都是境外输入病例,偶有恶性疟造成的死亡病例。广州市自2009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我市目前主要是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广州市传播疟疾的蚊种主要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一般活动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城市几乎没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

我国目前只有云南省的部分地区有本地感染病例。

发病前曾前往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并向医生主动说明自已的外出史。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在户外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2010年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2010-2020年)》,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加大疟疾病例发现力度,同时,对可能发生传播的疟疾疫点进行疫点处置。

本病难以使用药物预防,援外人员到达境外以防蚊为主。在疫区归国后,如一个月内出现间歇性或不规则发热,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怀疑得了疟疾的病人,建议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