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 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类后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因其炎热的气候和丰富的降水,东南亚是多种蚊媒传染病的主要流行区域。多种蚊媒传染病病原体持续在当地的蚊媒、宿主动物和人群中循环传播。其中,登革热是东南亚最为严重的蚊媒传染病,当地的蚊子普遍携带登革病毒,病例一年四季均持续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东南亚各国的登革热疫情相比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目前报告病例数位于前列的国家包括菲律宾67106例,越南57880例,马来西亚43065例,泰国23622例,斯里兰卡18741例,新加坡4182例、老挝2405例。


由于东南亚是我省我市登革热疫情的主要输入地,东南亚疫情的高发也导致今年我市登革热输入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输入病例数的明显上升,必然将加大我省我市出现本地疫情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今年柬埔寨疫情的高发,前往柬埔寨而感染的病例占比超过五成。


所以,想要在东南亚愉快地玩耍,我们得先知道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否则一旦感染登革病毒等病原体,轻则发烧疲乏,重则出血住院甚至死亡,原本愉快的旅行将可能会变成痛苦的回忆。

 

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类后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因而,避免被传播病毒的罪魁祸首-蚊子所叮咬,就成了旅行中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关键。旅行中我们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尽量穿长袖衣服及长裤。
(2)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应涂上带有避蚊胺成分的蚊虫驱避药物、药水。
(3)避免在树荫、草丛或其他蚊子习惯栖息的阴暗处逗留过久。
(4)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5)住宿最好选择在有空调、有防蚊网、防蚊纱窗的房间。
(6)如果住宿地没有空调和防蚊纱窗,则应挂蚊帐并使用喷蚊剂或驱蚊药。
(7)由于蚊子必须在水中才能产卵进而孕育下一代,因而必须仔细检查住处及周边是否有积水,如有,应妥善处理,避免积水。

 

由于蚊子神出鬼没,人在旅途可能确实无法完全避免被蚊子叮咬。万一真的不走运,被带毒蚊子叮咬,则有可能在被叮咬后的3-15天内出现下列症状:突发高热,发热可持续3-7天,并可能伴有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等疼痛症状,也可出现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的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或出现皮疹、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等表现,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为休克甚至死亡。

 

一旦在旅行途中或者在回国之后的2周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东南亚旅行史和蚊媒叮咬史,以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由于部分人被蚊子叮咬后虽然感染病毒但可不出现任何症状,也即成为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回国后一旦被蚊子叮咬,蚊子再去叮咬其亲友或邻居,依然会造成进一步的传播,所以从东南亚旅行归国后的14天内,我们应继续做好防蚊措施,以避免疾病在广州的传播。

 

附图:登革热流行区示意图
东南亚、南亚、中美洲、南美洲为世界上主要的登革热流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