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先进典型”微视频系列

 

个人简介:
袁俊:主任医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部主任,2017年2月至今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民医院开展援疆工作。

 

个人事迹:
一、主动请缨驰援新疆,谱写大爱篇章
经多次申请,2017年2月袁俊如愿加入第八批广东援疆医疗工作队。赴疆时小女儿才出生二个多月,但为了提高边疆医疗水平,他“为大家、舍小家”,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广州和温暖的家,奔赴南疆疏附县。一年半援疆任务结束时,本应可以返回广州的他,因工作需要以及考虑到工作的延续性,又主动申请留下参加新一轮援疆工作。


二、奉献初心不改,成就硕果累累
入疆以后,袁俊院长带领其他8名援疆医生抓紧时间对医院运行状态进行把脉,快速制定工作计划,并且在2年多时间,大部分计划均得到落实,疏附县人民医院医疗救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通过“院包科”等形式,引进了广州市呼研所、广州市正骨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五医院对口帮扶医院签约和挂牌。结合该地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繁重,流程布局设施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经多次与广州呼研所领导沟通,成功引进南山基金会捐建县人民医院1500万元感染楼。为了将援疆医疗团队的技术留下来,最先开展 “学中干、干中学”师带徒结对帮扶计划,手把手教技术。针对南疆特点,研讨穗疏两地医疗技术与需求的差异,寻找适宜性技术。建立了气管镜室、雾化治疗室、广医五院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疏附培训基地、黄氏正骨手法研究室、基层胸痛中心、CCU室等一批落地项目,并且很好地在当地进行推广和运行。袁俊院长也意识到援疆不仅提高医疗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医院管理理念。他通过优化流程、建章立制、资源整合等等措施找出医院管理上的缺陷,提升医院的运行管理效率。


三、勇挑重担履职尽责,成就“重量级”
为提高疏附县公共卫生能力,除了县人民医院的工作,他也充分发挥个人公共卫生专业的技术优势,主动承担更多的援疆任务,身兼数职。在自治区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的工作中,成功与后方单位广州市疾控中心协商与县卫生局共建疏附县全民数据研究中心,对全民健康体检大数据进行分析,编制本县疾病谱,找出本地群众主要健康问题,精准干预。为提高县疾控中心专业能力,参照中国疾控模式,建立了广州市疾控中心疏附工作站,并担任工作站首任站长,多次协调后方派研究团队到疏附开展工作。首次摸清了疏附县全民疾病谱,为精准开展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


巍巍昆仑山,悠悠援疆情。袁俊以大爱的医者情怀呵护着每一位民族兄弟,以先锋模范的共产党员形象践行着党中央关于援疆的大政方针。他充分展现了“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在书写“建设美丽新疆,促进各民族和谐团结,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个人简介:
肖新才:主任医师,广州市疾控中心应急突发管理部主任,第七党支部书记,2017年12月起挂任清远市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个人事迹:
一、不断创新、勇于挑战的卫生应急带头人
他是市疾控中心应急部主任、第七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一直奋战在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的前线,从未忘记,20年前在党旗下的庄严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在公共卫生应急领域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广州等特大城市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和模式,从完善预案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到队伍建立与管理、疫情现场应对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带领和指导广州卫生应急队伍多次取得省卫生应急技能大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其牵头开展的广州亚运会卫生保障工作广受好评,模式在国内推广。


2014年来,该同志获得省市科研立项5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期间分别受聘为国家药物评审中心新药评审专家;参与《国家标准-登革热诊断标准》的编修和审定;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政府应急决策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卫计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


二、不忘初心,扎实工作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支部书记
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该同志作为广东省卫生防疫队第一批队员在绵阳积极开展灾后防疫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该同志任基层党支部书记近10年,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支部建设,结合支部工作特点,先后开展了学习型支部建设、支部党员考核制度、党建联学等创新性支部建设活动,所在支部多次获得先进支部荣誉,个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两次。


三、不忘初心,扎实工作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支部书记
2017年12月,因工作需要,组织选派肖新才同志到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工作,担任民生社会办主任,挂任清远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负责医疗卫生帮扶工作。在充分了解基层卫生医疗需求后,他提出了“强基层、扶专科、共建医联体”的帮扶思路,得到专家和广清两市卫健部门的认可,并大力支持他付诸实施。


在清远,卫健局领导提出,希望他能分管卫生应急工作。他明白,卫生应急工作多、事态急,责任重大,在卫生工作中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一旦分管卫生应急,就意味着没有正常假期和作息,只有紧绷的神经,和每一个不能漏接的电话。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态全力以赴。从完善信息报告和加强应急队伍管理入手,健全常态化演练应急预案,层层深入,扎实推进。“辛苦”二字从未在他口中提及,“成效”才是他的追求。
近两年来,在广州市卫健委和众多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广清医疗卫生帮扶卓有成效。


清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体系首次建立;急救医学救援代表队参加全省急救应急技能大赛,获得第四名,这在清远属于历史性突破;牵头当地建立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及响应体系,倡导并建立的“区域联防联控、市区应急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被省卫健委推广为“卫生应急清远经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引进42间珠三角地区医院到清远对口帮扶,协助共建专科8个,医联体4个,极大提升了清远整体医疗卫生水平。

 

身虽在兵位,胸要有帅谋!只言片语,没有豪情壮志,有的,只是一颗为大众保健康的初心,为民生谋幸福的真心。这,就是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肖新才同志的永恒追求!

 

 

 

 

 

 

 

个人简介:

蒋力云:广州疾控中心病毒免疫部副主任技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十佳最美医师,广州市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

 

个人事迹:
她16年如一日,长期默默奋战在传染病应急检测一线,经历SARS、禽流感、登革热重大疫情的洗礼,建立和引进诺如、出血热等多种病毒快速筛查技术,多次为广州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研判奉上“一锤定音”的铁证。她就是广州疾控中心病毒免疫部副主任技师、优秀共产党员蒋力云。


一、专业扎实,技术过硬
参加工作之初,正是SARS肆虐之时,无数个白天黑夜的加班加点,让她迅速成长为科室业务骨干。2004年,她代表广州市疾控中心首次通过国家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能力验证,2006年参加并通过了国家禽流感实验室能力认证,2013年、2014年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的登革热检测能力考核,在2006年检出广州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2009年5月检出广州市首例新型甲流病例。2007年和2018年被选派前往日本福冈环境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深造。

 

二、锐意创新,攻坚克难
十几年来,她先后建立了诺如病毒、EV71、CoxA16和多种呼吸道病毒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引进基孔肯雅热和出血热病毒核酸检测技术。2008年4月,当手足口病疫情来临之时,为应对大量病例快速筛查的紧急任务,她运用日常技术储备,设计合成引物,优化调整反应条件,短时间内建立了针对手足口病相关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她还申报完成《广州市环境及海产品水体中诺如病毒分子分型研究》、《广州市登革热样病例血清中基孔肯雅病毒抗体检测及E1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研究,参与《甲型流感》专著的编写,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2008年1月开始担任专业组组长,她一方面带头熟悉各类方法,深入掌握检测关键点,一方面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协调分工,顺利完成各类疫情应急检测任务,检测结果不仅要经得住医院“挑剔”的眼光,更要经得住同行的复核验证。与此同时,她和同事们还针对登革热在广州是否已经本地化这一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做了多方面探索:一是对每年流行毒株进行分离培养、序列测定和基因比对,二是开展蚊媒体内登革病毒检测、动物血清中登革病毒抗体检测等研究。
四、默默耕耘,厚积薄发


2017年在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荣获省赛集体一等奖、个人三等奖和市赛一等奖,被省总工会、省卫生计生委授予“全省卫生应急技术标兵”称号,被市总工会授予“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称号,2018年获市卫生计生系统“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先进人物”,同时被评为“2018年度广州十佳最美医师”,并在广州广播电视台广州榜样发布厅正式发布,2019年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